当前位置:新潮家居网 > 新闻 > 正文

是时候说说刘德华张学友的这部被低估的港片了

发布时间:2017-08-31 18:13:29  阅读:9805+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邓婕

曾志伟拍完这部片子当初说这是“香港十年难得一见的电影”,并且当时跟张学友说的这部绝对能够让你得奖。

但2004年在影史上绝对算不上黄金的年份,那时候国内上映破亿的电影只有三部——

星爷的《功夫》(1.73亿)、张艺谋的《十面埋伏》(1.56亿)、冯小刚的《十面埋伏》(1.26亿)。

这三部里面有两部里面都有同一个主演,那就是刘德华。并且该年刘德华也凭借剧情片《大块头有大智慧》获得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第二次荣登影帝。而在这年里,却还有一部他主演的影片被提及的次数都寥寥无几,而这部影片却是另外一个人的黄金时代,这个人就是电影《江湖》的导演——黄精甫。

这部由曾志伟监制,并且网罗了一系列港式犯罪片老戏骨,如“大姐”惠英红、“大哥的女人”吴倩莲、“绝世高手”徐少强、“警察专业户”苗侨伟、“正邪不分”林家栋,以及刚接受《无间道》洗涤的余文乐和陈冠希。

主角则是刘德华和张学友。

江湖

上映日期:2004-05-26(香港)

导演:黄精甫

主演:刘德华/张学友/陈冠希/余文乐/吴倩莲/林家栋/徐少强/曾志伟/苗侨伟/杜汶泽/林雪/惠英红

在这么一车的卡司面前,导演则是一个没有很大来头的黄精甫。在《江湖》之前黄精甫的影片网上流传也比较少,在那之前得到最好的奖项则是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ifVA)剧情组金奖。这个比赛在国内大陆几乎很少能够听到,而从这里走出来的导演后来都大名鼎鼎,如吴宇森、贾樟柯。

黄精甫作为从这个平台走出来的导演,在风格尝试上面也是独具自己的特色,在这群卡司面前,把自己想展现的东西在这部影片全部都尝试了一遍。

影片讲述了黑帮大佬洪仁就(刘德华饰)和左手(张学友饰)两人在黑帮的宿命故事。

在一个部署重警和江湖组织对峙的医院,一个小孩的出生打破了沉重的安静,而这个孩子就是江湖龙头大哥的洪仁就(刘德华饰)的。

一个男人时至中年之后就开始不愿意漂泊想需求一份安定,而江湖这个东西就像一个圈,你圈画的越大,那边界就离站在中心的你越远,就哥明白江湖上所谓的退出就等于死亡。

一个消息正盛传于江湖,十二小时内,有人要聘死士把洪杀掉,而买凶者正是洪身边的人。一直忠心的三大巨头纷纷来向他献计,而一向行为暴烈的好兄弟左手(张学友饰),亦誓要为洪抓出死士。

相对家庭比较圆满的就哥不同,左手是一个张扬且做事心狠手辣的人,但他跟大哥算得上是比亲兄弟还要亲的人,大哥退出,左手就能掌权,但就算是这样,左手也不愿意就哥退出,因为他一退出,就相当于以后两个人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兄弟的情分也要就此终结。

对于另外组织的三巨头而言,他们也不愿意就哥退出,因为左手一旦掌权,独裁就会让他们过不上好日子。

这样一权衡,要杀就哥的消息一放出,左手与三巨头的行动就开始了起来,双方各派杀手。此时少年翼仔(余文乐饰)一直希望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为亲大哥报仇。为此,他决心要当上死士,完成任务。而好友铁臂(陈冠希饰)一直心无大志,但为了相助翼仔完成任务,他鼓起了最大的勇气,从此改写一生。

由这里开始,导演开始实验性的搭建着积木,让刘德华、张学友、余文乐、陈冠希,四个人串联着演了两个人的戏。

这也是这部片子最大的成功,在某种特设的叙述时间线上来讲铁臂就是左手哥,翼仔就是就哥,陈冠希就是张学友,余文乐就是刘德华。

像讲宿命一样的讲了江湖这个圈,十几年前,两个朋友齐心协力出人头地,十几年后,两人却在命运的交叉上反目,在决斗的大雨天,同归于尽。在片中最后的雨夜里,奄奄一息的就哥和左手看着这两个年轻人,就如同看见十几年前的自己。

虽然后来这部电影倒在了口碑里,但是这部片子的立意和别出心裁的时间线,足以让他成为一部被严重低估的经典电影,至少在之前类似这种的电影还是不常见的,后来宁浩导演《心花怒放》的结尾设计也是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除了影片叙事方式的新颖,导演对影片画面、场景、台词的设计都值得一提。因为这部影片上映于2004年,而在当年正还处于《无间道》香港犯罪电影巅峰的余温里(《无间道》最后一部于2003年上映)。

(对于导演对于影片风格的研究,知乎上有大神分析的极其之深,分享一下先。)

《无间道》的成功更多在于制作过程中许多奇迹般的巧合拼成了这样一部杰作,而《江湖》则贯穿始终都是导演在说话,风格独特而统一。

它是一部没有明显短板的电影,《江湖》的台词是达到了《无间道》水准的,很多句子都小心打磨过。

“讲你又不听,听你又不懂,

懂你又不做,做你又做错,

错你又不认,认你又不改,

改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出声,

那叫我怎么办?”

张学友的表演很惊艳、刘德华也没有拖太严重的后腿,配角都是黄金。不说曾志伟、徐少强、林家栋、杜汶泽,就是惠英红、林雪这些只有短短一场戏、几句台词的客串演员,也端的浑身是戏。

情节精巧、细节出彩再加上摄影十分考究,喜欢探索机位、摆布灯光、把玩构图、卖弄镜子、琢磨空间、营造喻意。很明显,导演很清楚每一帧画面是要表达什么,最后的摊牌时,导演把餐桌摆到了移动底座上。

于是背景一直在后面晃动,把餐桌变成了一只船,两个人只是在江湖里漂泊着。

导演用尽了两分法,像一张牌的两面。一面过去一面未来,一面向希望奔跑,一面被噩梦追逐。

而在电影结局的残酷就是江湖的残酷。不管你是哪种人,仁慈或凶恶,冷静或冲动,踏入江湖,就没法回头。到最后影片都没有交代是谁要杀他们,导演只是故意不指名道姓的,因为杀死他们的人,姓江,名湖。

回想到当时看这部影片的感受其实记不清有多少,而多年重提这部影片的初衷却是一首跟这部电影无关的歌曲——耳光乐队的《相忘于江湖》。

而“相忘于江湖”这句话最早却出自好几千年前——

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天运》

意思是,与其大家在生死存亡中互相帮助,备受煎熬,不如大家互不相识而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以前有一个朋友,口上经常挂着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社会就像这个江湖,江湖越大,人心就越复杂。在生活里能够做到自由自在不被外界打扰的生活是一个极难的事情。

就像《相忘于江湖》的歌词——

“飞蛾扑火的男女

肝胆相照的兄弟

谁能同年同月同日生

谁能同年同月同日去

还不如彼此忘记

了无牵挂地来去

相濡以沫的我们

相忘于江湖里”

当时《江湖》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却启用了独立电影制作班底,这在香港是非常少见的,曾志伟邀请黄精甫来执导这部影片时,后者的要求就是:

“找我拍就不能规限我要怎样拍,

否则就另请高明。

不能说市场时兴什么就让我拍什么。”

电影《江湖》上映之后却没有收到曾志伟想象中的那种反响,也许是市场还接受不了太过于独立且文艺的手法来拍这种黑帮题材的影片。

而黄精甫后来也只坚持走了几年独立电影的路子,因为在当今这个商业电影充斥的江湖里,不赚钱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